目录
本期关注
西藏区域电影研究4
解读“藏地密码”:当下藏地电影空间文化审美共同体建构阐释巩杰;4-10
高原剧场和电影藏语——万玛才旦访谈录万玛才旦;王小鲁;于清;11-15新作评议
集体英雄主义面对喧宾夺主的爱情——我看影片《攀登者》王一川;16-18+2
一场与观众共谋的叙事——《中国机长》的类型化叙事探析蒲剑;19-21+177-178创作谈
电影需要进入人性层面:对话谢飞谢飞;尹鸿;22-31电影理论
计量电影学的理论、方法与应用杨世真;32-38
统计方法与导演风格研究巴瑞·索特;杨羽裳;38-43
Cinemetrics:面向计量电影学的人文赛博平台尤里·齐维安;许迪声;44-47人物研究
边缘文化、宗教背景与艺术探索——阿彼察邦·韦拉斯哈古电影创作综述张良;48-55
《幻梦墓园》:阿彼察邦电影时间和空间的重塑张次禹;朱峰;55-58
梦的表现——阿彼察邦·韦拉斯哈古访谈莉莉;杰内罗索·费奥罗;张良;58-62
阿彼察邦·韦拉斯哈古创作年表张良;62-63外国电影
现实面孔、理想面相与浪漫面容——试论近年来印度电影美学的生成机制周星;李侃;64-67
“土耳其-德国”跨族裔电影现象分析王娅姝;王宜文;68-72
韩国灾难电影的类型叙事与现实观照张燕;陈良栋;72-76
21世纪以来泰国电影的类型融合叙事策略史可扬;康思齐;76-79重写电影史
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历史成就与时代特征李春;80-83
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(1949—1966)周少华;84-87
嬗变与涅槃:广西国营电影制片产业述论——基于中国区域电影学视角的考察(1958—2019)史博公;黄瑞璐;87-92
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电影创作主体“角色采择”的嬗变轨迹宋素丽;92-98艺术与技术
“互联网+”语境下中国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张宗伟;99-103
新世纪以来中国古典文学的电影改编刍议刘思佳;103-107
新时代“红色经典”的电影改编刘亭;107-111
李碧华小说的怪诞美及其电影改编王婕;111-115
严歌苓小说的电影改编高美;115-118学术视野
新中国成立70年电影批评学科发展史略赵涛;赵正阳;119-124
自然写作、主体间性与家园意识——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贾学妮;125-129
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贵州电影杨恬;130-133
辰宿列“张”,做戏东方——张国荣表演艺术谨探庄君;134-137影视现状研究
流散理论视域下“新移民”题材电影的叙事困境李玉杰;138-141
基于量化分析的中国艺术电影作者意志与作品形态考察丁晋;142-146
文学伦理学视域下国产青春电影的情感表达与叙事策略余琼;146-150
电影作品伴随文本的考察互鉴——以网络文学改编电影为例张慧伦;150-153
网络大电影审美价值的缺失与对策杨贝贝;宋培义;154-158学苑论坛
美国独立电影流变中的华裔导演王颖——从《纽约时报》影评出发傅莹;159-162
“无根”:《纽约时报》侯孝贤影评的关键词王艺欣;163-165
新世纪以来古装魔幻电影中妖形象的现代建构李学武;王晓红;166-170
精英意识平民化——冯小刚影视作品的改编原则邹鹃薇;170-173
当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——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身体冯果;174-176